精彩导读
最近更新
  • 对酒翻译

    对酒翻译

    诗下阕空泛,但以倒装出之。作家对着杯子,只见飞鸟飞过,浮云缓移,这一切都隐没在杯中,于是心里若有打动,认为这是极好的诗料,想写下来,又好像找不到适当的句子来抒发。四川画派的诗喜欢拗折,这样起句,将因果倒置,诗便变得突兀而有坎坷。同时人葛胜仲在评论陈与义诗时,曾强调他的诗“务一洗旧常畦径,意不拔俗,语不惊人,不轻出也”,这联诗便是挺好的反例。诗写的情况,是每位作家都碰到过的。这样的感慨,就是陶渊明《饮酒》诗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即李商隐《锦瑟》诗所云“此情可待成回忆...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 0
  • 蟾宫曲·雪翻译

    蟾宫曲·雪翻译

    洛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黄粱。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哪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历史的价值自有其评价的定向性,是不容任意为之的。但是,因为中国历史所颇具的极为丰富的内涵,加以后代常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使得它具有了涵义的多向性。马致远此时正遭贬官,从官位跌落为百姓是他所面对的无情的现实,世态炎凉给他的沉重严打是不难想像的。于是,历史风波就成了他发泄对现世牢骚的手段,慨叹世道无常、人生如梦的作品便由心而出。 第一支乐曲联系历史...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诗歌 0
  • 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通常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层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旗号,却收到适得其反的疗效,依然民不聊生。这些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古代从安史之乱之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爆之中,苦不堪言。只有疗养生息,能够恢复元气。假如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则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明清 0
  • 金字经·胡琴翻译

    金字经·胡琴翻译

    李白此诗,袭“听歌逐音,因音托意”之旨,设为男女叙情之辞,而从男方着笔。鲍照《夜坐吟》以“冬夜”起兴,此诗亦然。“冬夜”、“沉吟”两个七字句,言“坐吟”之时与地。时:“冬夜”;地:“北堂”。“冬夜”自然严寒,而“北堂”为甚。“冬夜”之长,原不须因寒而后觉知,作家说“夜寒觉夜长”,盖以寒之难过而更觉其长也。但是,诗中主人公不顾寒之甚,一直坐“北堂”沉吟,但是久坐,到底“沉吟”什么,诗里没有说,也毋须说,读下去,自然会明白。“冰合”、“金缸”句,仍为两个七字句,但换了韵。诗,通常...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诗歌 0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此词为醉归遇雨感怀之作。诗人借雨中洒脱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遭受磨难而不惧怕不沮丧的执拗性格和旷达胸襟。全词即景生情,语言幽默。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心曲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展。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可爱,更降低挑战色调。首两句是整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诗人竹...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诗歌 1
  •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这首词就像一幅古朴的泼彩习俗画。 开篇勾勒夕阳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收却纶竿烟霭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线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晚霞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描画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尽览全词,则可感受出这三者似乎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些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每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五代 0
  • 沁园春·长沙翻译

    沁园春·长沙翻译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历史角度 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画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摹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上去的作家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歌承继了这个优良传统。他擅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广州景色的描摹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追忆,提出了“谁主浮沉”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豁达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非常是本词的最后三句,以通感...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诗歌 0
  •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

    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凉辽阔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中以突兀惊叹之语,写它在一瞬间冲决力量和气魄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后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作家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回落声中,凸显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波滔天,尧咨嗟”!滔天巨浪吞噬了无数生民,皑皑荒古,忽然参杂了帝尧放勋的浩然哀叹:由于诗中用的是三言句子,这哀叹之音,听来便日益激切。 于是,“大禹”出现了...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 0
  • 诗歌周刊(第16期)

    诗歌周刊(第16期)

    暗流激荡的努力 聂权 俞昊杰的《山中来信》、牧村的《乳名》、唐朝小雪的《我们的女儿》,都有着类似的安静、自然的气息,作者写作这种散文时的状态,应当是目击神遇然后心无旁鹜、没有杂质的专心凝心的状态,由于真的由心生发而凝心其中,就自然而然有了较为动人的力量。 俞昊杰的《山中来信》,整体完成度不错。“当我想写一朵云时/山峦的纸页,被月光对折了一下”“飞鸟从林中取字/在枯叶上留下干净的诗句”“信中,是许多页鸟鸣、界石、松塔/缔结的籽粒细腻的青春”这样的词句,是轻盈、有张力、见因留白而...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诗歌 0
  •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经海道北部流入一体奇特宝器,它被铸造得圆圆就像柳编“栲栳”。琉璃曾也流入昆仑岛,就像索要华山产的玉女盆那样珍稀。 深褐色的州地,有位王仲翁奶奶,他能活一百岁,很顽强一下死不了。口大如门,一阵白酒迅快、轻易地下肚了。 注释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小令名,亦称减兰。 奇宝:指大琉璃杯。 栲栳(kǎolǎo):用柳枝编成的盛物用具,又名笆斗,类圆筐。这儿形容琉璃杯圆大如笆斗。 昆仑:西王母所居神山。 玉女盆:仙女梳头之盆。亦以形容大琉璃杯。 绛(jiàng)...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论柳永词作的叙事性,柳永的《蝶恋花》中用来叙事的句子

    论柳永词作的叙事性,柳永的《蝶恋花》中用来叙事的句子
    柳永的《蝶恋花》中用来叙事的段落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译文: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护栏上,微风吹拂一缕缕一细细,望不尽的秋日离愁,沮丧烦恼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日落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打算把放纵不羁的心态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认为颇有意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