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是春节望月怀人之作,抒发了对兄长苏辙的无限追忆。诗人运用形象勾勒手法,描绘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气氛,暗喻自己遗世独立的怨愤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河南卫辉)做刺史,春节之夜他一边赏荷一边喝酒,直至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家、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之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畸恋当中的。每每磨难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进...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宋 0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是春节望月怀人之作,抒发了对兄长苏辙的无限追忆。诗人运用形象勾勒手法,描绘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气氛,暗喻自己遗世独立的怨愤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河南卫辉)做刺史,春节之夜他一边赏荷一边喝酒,直至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家、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之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畸恋当中的。每每磨难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进...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宋 2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是春节望月怀人之作,抒发了对兄长苏辙的无限追忆。诗人运用形象勾勒手法,描绘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气氛,暗喻自己遗世独立的怨愤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河南卫辉)做刺史,春节之夜他一边赏荷一边喝酒,直至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家、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之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畸恋当中的。每每磨难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进...
作者:ian 日期:2023.12.03 分类: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