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周刊(第18期)
变型记 傅元峰 意象是属于作家的特殊能力。在意象中,事物的界限濒临消失,变型开始了。思虎眼中的大湖从传说开始(思虎《大湖变型记》),从言语的习惯或传统中走出,渐渐来到个体的体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做出了好多判别。这种判定携带着不可思议的奇迹,但在个体的位置上,迫近独一性的判定,传达出存在的气息。大湖在其中与抒情者合而为一。 作家的独一性体会使世界回归于一元性,并重新开始定植。当思虎的大湖,或则大湖的思虎被混为一谈,最后形弄成文字的时侯,一个指向性的世界呈现下来。诗不应描述...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诗歌 1 -
诗歌周刊(第19期)
人间有爱,诗中有情 张凡 本期“诗歌周刊”里的那些现代诗,很大层面上可以说都是带有哲理蕴味的生活小诗,或关于旧事的追忆,或关于人生的体悟,或关于父爱的诘问。那些诗总体风格温润昏暗,篇幅长短有别,虽然读上去都是寻常话语,却有股直抵人心的力度与硬度。 父爱是作家永久倾诉的主题,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最易俘获人心。《千里之外,给女儿》中父亲除了是一处小小菜地的守护者,更是一个家庭的守护者;《母亲》一诗立意新颖,父亲与“我”分离在时间的两端,“我”的每位记忆与顿时都是在想念着最爱的“母...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诗歌 1 -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舞姿。桃竹相衬,红绿隐没,春色愈发惹人喜爱。这其实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好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难以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冬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夏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早已透漏下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回荡,好动的野鸭在江水底玩耍游览。“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颇有寒意,因此别的植物都还没有敏感到秋天的将至,这...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明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