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是哪一代的诗人,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ian 2023-08-14 阅读:24 评论:0
柳永是什么朝代的词人 柳永(宋代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延平人,北宋著名诗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士族世家,少时学习诗文,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三年(...

柳永是什么朝代的词人

柳永(宋代著名词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延平人,北宋著名诗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士族世家,少时学习诗文,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三年(1002年),柳永离开故乡,流寓扬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甜蜜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乡试,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泗州刺史推官、余杭知县、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侍中侍郎郎刑部,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诗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诗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利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蕴、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写实等奇特的美术个性,对诗歌的演进形成了深远影响。

柳永是什么朝代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哪个?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河南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侍中侍郎郎,故世称柳屯田。他声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去一云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亦作“凝眸”)。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恹恹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时光虚过。

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才女,自是红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

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光阴与。雪梅香景凄凉,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初,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古倾杯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

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迥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

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

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虽然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凭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身心,负你千行泪。

宋代诗人柳永的代表作是哪几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时光虚过。

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才女,自是红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光阴与。雪梅香景凄凉,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初,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

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

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唐代作家柳永是男还是女的

声明一点,柳永是明朝的哀婉词人,不是晚唐诗人。

柳永开放分类:人物、历史、文学家、词人、北宋目录•简介•生平•杂记•风流才子柳永的堕落•几本关于柳词的书•柳永的作文风格•柳永的情感•柳永词选•柳永词论•羁旅行役词和都市风景词•柳永词论•羁旅行役词和都市风景词简介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属河南)人。北宋诗人,婉约派创始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姓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侍中侍郎郎,故世称柳屯田。

因为仕途坎坷、生活拮据,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恶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求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作家,他除了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长期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景佑进士,官侍中侍郎郎。为人豪放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展现城市风景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描绘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生平柳永的母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女儿、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曾授侍中侍郎郎,又称柳屯田。词作甚佳,流传甚广。

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心态,唱出不忍的别离,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独白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4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后来煮盐为生的百姓给予了深刻的痛恨,短短三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

可惜因为性格原因,屡造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流浪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与置评。

柳永晚年穷愁困顿,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子嗣祭奠,每年端午节,歌妓都相聚赴其祖茔祭扫,并因袭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柳永的此生有对权贵生活的执着追求。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

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

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第二次落榜后,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起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人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到,吟着,越读越不是味道,越读越恼火。

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

谁知,当仁宗皇后在名册薄上发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还有一种表述是柳永的《醉蓬莱》事件惊动了当朝者,在此处不与详谈。轶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指责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三秋桂子,十里桂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桂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北上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并且柳词可分俚、雅两派。风流才子柳永的堕落评说柳永,不管你怎么对待,也得承认他是美国哲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

李白有才华,苏轼也风流。若要也才子,也风流,且把才华与风流玩得出云入画,游刃有余。

其实李白与苏轼是无法望及柳永的项背。柳永不仅是个浪荡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醉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国内第一位专业作家,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不修边幅的小丑,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想起柳永,自然会想到那流传千古的名句:“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仿佛看见江南景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

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云树绕堤沙,有兰舟催发。斜阳里,寒蝉凄切。

满腔离愁的柳永正对着前来送别的两三个女人惜惜话别。泪眼看着泪眼,柳永低吟长诉:“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柳永是什么朝代的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河南武夷山)人。

宋代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侍中侍郎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升迁坎坷、生活拮据,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恶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求寄托。

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作家,他除了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长期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侍中侍郎郎。

为人豪放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

其词多展现城市风景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描绘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柳永是哪一代的诗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