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心非”是哪个意思?
物是心非同物是人非:东西而是原先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以前的人了。
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自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后世引用中以李清照“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最为著名。近义词:事过境迁。
1.示例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译文:“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觉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
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似乎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自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当年的风景依然,当年的人却已面目全非,什么事情都没有必要再提了。
心中感慨万千,未先开口已泪流满面。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比离别当年的情人多年回来,小桥还是那些小桥,流水还是那种流水,伊人却已嫁做别人妇,执手相看,满腹牢骚,却不知从何说起,还没开口眼泪先流下来了。“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从中来;感觉万事皆休,无穷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来概括。
这一切真不知从何说起,正想要说,眼泪似乎扑籁而下,“欲语泪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喷涌而来,可谓“肠一日而九回”,凄婉动人。词自此收缩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暂告段落。
2、出自唐代画家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3、全文: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4、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三年(1135)作者避难上海宁波时所作。
曾经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进入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妻子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非常悲苦。
李清照简介: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历城(今河南商丘)人。宋代女作家,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困苦,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法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愁苦身世,情调伤感。
方式上善用白描技巧,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赋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