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柳永一首最好的词或者解说
雨霖铃柳永(宋)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评解】柳永仕途困顿,四处漂泊。
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北京时“留别所欢”的佳作。词以悲秋景色为彰显,抒写与所欢难以释怀的离情。
上片写送别的情境,深刻而细腻地体现话别的画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场景,表现了两人深挚的情感。
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写实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
情感细腻,词风哀婉。
柳永的词有什么好的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几首柳永的词
雨霖铃①【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
都门帐饮③无绪,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⑦暮霭沈沈楚天阔。⑧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看到铃声。为送别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②骤雨:阵雨。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送行。
无绪;没有心情,无精打采。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⑧暮霭:傍晚的云气。
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场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画面和两人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具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失望惨目的一幕。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别离,那堪冷落清秋节。
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即便“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打动离愁的意蕴,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诉说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定风波【宋】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享单(音duǒ)。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时光虚过。
--------------------------------------------------------------------------------【注释】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味道,是柳永“俚词”中带有代表性的佳作。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女友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纯真无邪的美女形象。
据传,当时明朝知名画家曼殊就很熟悉这首词,并且持有自己的不同意见。一次,柳永去见晏殊。
“晏公曰:‘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
’柳遂退。”(见张舜民《画墁录》)看来,柳永这首词的内容和体现手法是后来士大夫们所无法接受的,它对婚姻,对少妇内心活动的描写是善良、火爆而又大胆的。
它用笔泼辣,不加掩饰。这与曼殊笔下那个隐晦蕴藉、圆融平静、具有古朴富贵之态的“雅词”相非常,的确是迥然不同的。
然而,只要我们对《定风波》这首词的整体进行全面探讨,就很难得出“庸俗低级趣味”和“流露渲染色情”这样的论断。这首词真实地体现了少妇的孤寂凄苦和思念相思之情。
上片,通过亮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展现美女的寂寥之情。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
少妇因此仍旧增愁添恨。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爱生活。
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景致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
这和《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感情的坚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那位老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理由:“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
至此,我们才发觉,原来上片用的乃是一种倒叙手法,它除了总结上片中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发下面的心里活动和情感的直接表达。下片,极写心灵的愧疚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那位少妇的悲痛之情。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爱情的深挚、热烈与性情的泼辣。
在尤其注重功名利禄的专制社会,一个闺中少妇为了婚姻而敢于设想把女儿“锁”在家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叛逆行动。这位少妇的措施,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中林黛玉对功名利禄,对升迁经济的贬抑,而且与柳永《鹤冲天》词中所体现的观念感情只是一脉相通的。
中六句是对梦想中的感情生活的想法和苛求。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
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带有浓郁的乐曲味道。
它与《诗经》中的爱写诗、汉乐府《上邪》以及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等著名民歌,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它除了吸。
求十首柳永著名的词(要全的)
凤凰阁
匆匆相见懊恼恩情太薄。霎时云雨人舍弃。教我行思坐想,肌肤如削。恨只恨、相违旧约。相思成病,那更潇潇雨落。断肠人在此际角。山远水远人远,音信难托。这味道、黄昏又恶。
爪茉莉(秋夜)
每到秋来添,转添甚况味。金风动、冷清清地。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深院静、月明风细。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燕归梁
轻蹑罗鞋掩绛绡。传音耗、苦相招。语声犹颤不成娇。乍得见、两魂消。
匆匆草草难留恋、还归去、又无聊。若谐雨夕与云朝。得似个、有嚣嚣。
梁州令
梦觉纱窗晓。残灯掩然空照。因思人事苦萦牵,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怜深定是心肠小。往往成痛苦。一生愁苦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归去来
一天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垂杨漫结黄金缕。尽春残、萦不佳。
蝶稀蜂散知何处。殢尊酒、转添愁绪。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怅、好归去。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忆帝京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人生心,负你千行泪。
河传
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奇容妙妓,争逞舞裀歌扇。妆光生粉面。
坐中醉客风流惯。尊前见。特地惊狂眼。不似少年时节,千金争选。相逢何太晚。
木兰花令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对方,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引断。
减字木兰花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红窗听
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别后仅仅良夜永。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算伊心中,却冤成薄幸。
燕归梁
织锦裁编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
幽欢已散前期远,无憀赖、是如今。密凭归雁寄芳音。恐冷落、旧时心。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尉迟杯
宠佳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
欲语先娇媚。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绸缪凤枕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风流事、难逢双美。况已断、香云为盟誓。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