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伤。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非常亲近。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饶州刺史,但朝中已无知音。“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后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归家,就已整修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两句明白点出哀伤情绪,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水晶变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浅浅脂粉。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尘寰全部归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此处把月下筵面的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提到极致。月光毕竟无形。作者却带给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天晓时分,月已经落,朝霞已生;将两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等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屋内转到室外。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变得豪壮。这时他回忆《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作者认为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冬季为素秋。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照耀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它既写月色,也显出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肮脏,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丽之意。“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因而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毫无相同之处。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