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思家原文:
我梦扬州,便想起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满江红·思家翻译及译文
翻译
我想念家乡扬州,就认为扬州也在期盼着我。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河岸;然而也拍打着倒影在江中的星星。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石榴晶莹透亮,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什么之后才会重返故土扬州,以隐居江村,频卧江楼?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在自家庭院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屈膝?岂不合乎了自己的志趣!
注释
①左:违背,不合。
③步,一作埠。山名,在南京六合西北,亦名桃叶山。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南北朝时以前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战败,但是被清朝太武帝攻打,后南朝拓跋焘攻打刘宋,十月从长江东岸增援,连续击败宋军多路主力,十二月率兵自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北京市)。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河边,芜城掩映只苍然。”清顾炎武《上吴使君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①家:这里指扬州。
②瓜步:瓜步山。在南京省六合西北,南临大江。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里面的月亮。
③红桥:在南京城东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④“将白”二句:是说以白发苍苍的自己,做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将不是不适合的计划吧。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贬低,也是愤激之反语。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满江红·思家赏读
此词抒发了对扬州的缅怀,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乏味。上片着意描写扬州的景色名胜,令人向往。下片描绘对回到扬州的生活展望。全词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感情细腻,颇具特色。
口语化更加简洁的文字的展现,往往必须一定的雅醉。这样,在醒醉之中方能一吐快绪。性情自然而生,笔下文字在感情的责怪下默默流露。《满江红·思家》读出来让人觉得非常亲切和畅快。
“我梦扬州,便想起扬州梦我”,人世仍然没有将我难忘,如此爱恋于我,此时认知自己是这么的重要。在劳累之余,似乎除了眼睛一热,要哭一下眼睛的。冷漠的社会,该对自己敞开心扉。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不管金窝银窝,还是最喜自己的草窝。只要自己生活得高兴,过个自由自在的生活,便不去追寻这些庸俗的觉得,为俗事所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