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762)杜甫(712-770),李白只比杜甫大11岁呀,他们自然能相遇,而且两人同为画家。而且李白与杜甫还是同学关系,有众多互赠的诗,如李、杜互相互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情的情义
两人的相遇:天宝五年(西元744年)杜甫在南京。那年三,李白离开朝廷,四月途经南京,两位诗人相见。尔后同往河南、商丘游历,次年人们又同游山东,赋诗作歌、亲同手足。
他们老师说的也对,因为开元盛世不久后就是安史之乱,盛世与转衰也差不了几天
李白和杜甫分别的之后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离开了长安,开始了以梁园为中心的漫游生活。这一年夏,唐代诗坛上的两颗巨星相逢了,李白在洛阳遇到了比他小11岁的杜甫,这是国内哲学史上的古今佳话,他们一碰面就结成了亲密的友谊,过“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的愉悦生活。他们就这么在一起慷慨高歌了几个月。
李白与杜甫在兖州分别的之后,还期望有“何时石门路,重在金樽开”的相聚的日子,不料这竟从此成了人们的永诀。
二人分别之后,杜甫异常怀念李白,写下了不少诗文。杜甫现存诗歌中涉及到李白的诗就有《赠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昔游》、《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等14首之多。
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的感遇诗有什么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①。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②。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③。
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北,兼呈李白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
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
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
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