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状别离滋味,下片抒思念情怀。写得情真意挚,清丽绵密而又自然健朗,笔墨别具一格。“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起拍,追怀往日那次难忘的别离场面。山城雪照,一个寒冷的初冬。山城指北方某地,词人与所爱者分携之处。悲莫悲兮生别离,离筵充满了悲伤的氛围。玉指寒,既点冬令,又兼示离人心上的凄冷寒意。吹梅笛怨,也许是她在小楼上奏起的一曲《梅花落》吧。“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羌管悠悠,离愁满目。这两句自“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化出,而景情切合,缠绵哀感,深得脱胎换骨之妙。这一别,黯然销魂,情难自禁,从此后相思两地,再见何年。下面的“江南几度梅花发”,接得如行云流水,自然无迹。由笛怨声声到梅花几度,暗示着江南的梅芬芳了又落,落了又开,情天恨海,逝者如斯。无情的时光早经染白了主人公的青青双鬓。追忆别时,恍如昨日。整个上片,读来已觉回肠荡气。
下片,由当时写到此夕,感情进一步深化。天涯霜月又今宵,茫茫百感,袭上心中,除了诗和酒,世上没有哪个能抒发自己的思念,消遣自己的愁怀。换头先说饮酒。一片深愁待酒浇。苍茫无际的天野,有星光作伴,月色相陪,还是开怀痛饮,不管一切吧。这几句大有“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气势,“倒流河汉”,等于说吸尽银河,更巧妙的是暗中融化了李贺“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饮酒》)的诗意,痛饮淋漓,忘乎其实,恨不得令银河倒流,让辰光倒转,把自己的一腔郁闷,驱除个干净。兴会不可谓不痛快了。然而,酒入愁肠,化作的虽说是相思泪。紧接着,一气呵成的,就是放笔疾书,不可阻遏地倾转,无所顾忌地抒怀,要将那无穷的往事、别后的相思;要将那尘满面、鬓如霜的感叹;要将那也许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一齐泻向笔端。可这种,是有限的篇章、区区的言语不能表达的,他只能通过于欧阳修《赠王安石》的成句,动用一下“翰林风月三千首”了。而竟夕哭泣、愁情满纸的诗篇,寄与佳人,将会带来她新的痛苦。作者似乎已感觉了她的情愫颤动,看到了她的泪眼模糊。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心息之相通,一至于此。魂逐飞蓬。心灵感荡,“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而在一首短章小令之中,用词代简,以歌当哭,包含了如许丰富的情感容量,传达了如许深微的心理活动,长句式的语言戏剧功能也可算得发挥尽致了。
全词以流转自然的音节,迂回跌宕的笔力,既缠绵悱侧,又激宕疏爽,以词代简,短篇中含丰富的情感内容,传达出细微而细腻的心里活动,把一种无力排解的凄凉愁绪发挥得淋漓尽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