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歌颂天山雪的诗词。全诗可分为三个个别,开始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险峻,从高处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雪云凝集,终日不开,使人想见,天山之雪天上来,绵延无尽。“千峰万岭雪崔嵬”,形象地体现出天山雪景的壮丽,耸立云霄,连绵宽广。这里,明写雪山,实咏白雪,因此说“雪崔嵬”,而不说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这两句写出了天山雪的静态庄严。接下来,写天山雪的动态威势:天山雪已崔嵬高耸,却还在不断增高加厚。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场,气氛更为强烈,为第二部分详细描述天山雪的传统作了充分的铺垫。
写天山雪的特色,仅用了八句,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寒冷。白雪光华亮如明月,一句“能兼汉月照银山”,足以炫人眼目,更别说是汉家之月。“复逐胡风过铁关”,天山雪,不但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真是有声有色。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接下来六句,用夸张手法,由外及内,从各个视角叙写天山雪的奇寒。两河相交之处,水草肥美,本是鸟儿乐栖喜游之所,此时却因害怕奇寒而绝迹;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轮台,驰道宽平,马儿在里面可以疾步如飞的,此时却因大雪成冰,马蹄踏上下坡而寸步难行;云雾和空气,往日是消散流动的,如今也已冷冻凝结;而那崇山峻岭的空旷处,挂上了千丈冰凌。将军全身的狐皮大袄,皮厚毛丰,该是很舒服的了,可将军蜷缩着身体躺着,冷得难耐;都护的佩刀多么坚硬,也近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这六句诗,写雪而不见雪,只抓住在雪的世界中的几件实物:飞鸟、马蹄、晻霭、阴崖、狐裘和宝刀;加以突显显出,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第三部分四句诗,写珍惜亲情,依依惜别。细细品味,仍是到处有雪。送别时间,是大雪纷扬之时;赠送的礼物,是傲雪松枝。这一句“惟有青青松树叶”,意味甚浓,可以想见诗人此时此地的心态:为了国家和民众的安宁,戍边将士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冰天雪地之中,时而坚守防线,时而称雄疆场,其凛冽英姿岂不恰似傲雪迎风的翠绿松枝!边塞奇寒是难以忍受的,戍边将领,却乐在其中。诵读全诗,有热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