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描绘初冬景象,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带有典型特点的芳郊春暮图:小路旁边,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发现月亮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石柱附近,树木茂盛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夏天即将逝去,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春日典型风景。但诗人描绘这一场面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将要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显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秋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诗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枝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开启室内,引出后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说出了秋天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那么闲静的屋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消散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交融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睡醒,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晚霞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夏日日长难以消遣之意。贺铸《薄幸》词“人间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也正是此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