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流浪漂泊的潦倒感受,同回忆意中人的缱绻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体现方式,抒情叙事,感情细腻。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造型像一幅绘画那样突现起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场景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凄然魂销的“春愁”油虽然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准确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哪个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如茵,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绵延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早已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回忆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诗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寂凄苦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了解,他久久地走路楼头遥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寒冬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掩映,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薄雾的寒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风景,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调,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境,所以他悄悄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其实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怅惘滋味。作者并没有写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对方不理解他的心态来了。词人在此处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怎样苦中求乐。“愁”,自然是悲伤的,那还是把它忘掉,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准备。他终于深深感受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明白,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表达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些“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情感。他的满腔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由于他除了不想脱离这“春愁”的痴缠,甚至心甘宁愿为“春愁”所煎熬,即使早已形容枯槁、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何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爱的女孩,也指自己的人生梦想)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提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终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终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之后,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带有很强的感染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