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自己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途,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处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开启终南山的山口。这样就把题旨点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提问访谈。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向那里去,以设问自然地引发以下的答话,并过渡到归隐,表露出对友人的关切。三、四句是友人的提问。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边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此处也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淡雅性情,对世俗的厌烦并且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归隐的缘由,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平。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说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后,对友人的劝诫。他劝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为世俗间得意失意的事情烦恼,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是无穷无尽的。这里明说山中白云无尽,而世俗的功名利禄的“有尽”,无常,已含蕴其中。这两句意蕴非常复杂、丰富,诗的意韵很浓。句中有作家对友人的责怪、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偏激,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憧憬。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心情。从全篇看,诗人以提问的形式,既使送者和行人两人的观念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因而诗意内敛跳脱,语调亲切。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做事,而作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贯彻禅意,也常常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含在自然物象之中,让恩师自己去探求。王维在文学创作中吸收了这些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表达深层涵义的方式。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心里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场景之中,从而超过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