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酬张少府】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ian 2023-08-16 阅读:26 评论:0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哪个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心态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王维此时虽任...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说自己人到晚年,惟好清静,对哪个事情都漠不关心了,乍一看,生活心态消极之至,但这是表面现象。仔细推求起来,这“唯好静”的“唯”字大有文章。王维此时虽任京官,但对朝政已然完全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正是他这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王维早年,原也是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期望。然而,没过多久,张九龄罢官流放,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势日趋堕落,王维的梦想逐渐瓦解。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情愿同流合污,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自顾无长策”,就是他观念上分歧、苦闷的体现。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未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心里的隔阂和痛苦却愈发越加深了。对于这个善良而又脆弱、再加上大量接受宗教影响的专制知识分子来说,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空知返旧林”意谓:理想落空,归隐何益?然而又不得不这么。在他那恬淡好静的外表下,内心深处的刺痛和感触,还是依稀可辨的。

那么,王维接下去又恐怕、赞赏这种“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隐逸生活和愉悦情趣,其理由所在,联系上面的剖析,读者可以感受到这实际上是他在痛苦之中追寻精神顿悟的一种体现。既带有负面因素,又含有与官场生活相对照、隐示抗拒与否定官场生活的意味。

远离了现实政治的种种压力,迎着松林吹来的微风解带敞怀,在河边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十分令人愉悦惬意的。“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王维追求那种隐逸生活和愉悦情趣,说他逃避现实也罢,自我麻醉也罢,无论怎样,总比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好。在上面四句抒发沉郁之后,抓住隐逸生活的两个典型细节加以绘制,展现了一幅鲜明生动的形象画面,将松风、山月都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生,意和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这就大大提高了诗的形象性。从作画的美术技法上来说,也是很好明的。

最终,“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回到题目上来,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照应了“酬”字;同时,又妙在以不答作答:您要问有关穷通的道理吗?我可要唱着渔歌向河浦的深处驶去了。诗的末句又淡淡地勾出一幅画面,含蓄而充满魅力,耐人咀嚼,发人深思,正是这种一种妙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上一篇:渔家傲·秋思 下一篇:桂枝香·金陵怀古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