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恬适,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平淡素雅,写景叙事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深沉内敛。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嚣与孤寂的统一,活泼与沉静的糅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心疼向往。
这是一首写给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作为一幅优美的场景,溪流随地势蜿蜓,在瓦砾中奔腾咆哮,在竹林里默默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诗句自然平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抒怀,韵味无穷。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能表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途虽长不及百里,但河水随着地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边的大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运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传统的场景。你看,当它在河边乱石中沿着时,水势汹涌,潺潺的溪流声突然成为了一片喧嚣。“喧”字产生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体会。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变得如此温婉、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河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非常优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有诗意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吟咏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昆虫,一片广袤,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往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澄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优雅,既可爱,又沉静,既古朴,又优雅,从不断的流动差异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虽然生爱悦之情。
虽然,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色,为什么在作家的眼里、笔下,会带有极其的美丽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风景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态、闲逸的情调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此处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南朝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成为自己的归宿了。这不仅表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体现了他在仕途困顿后自甘淡泊的心态。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叙事均不故意为之,表面上虽然不着力,而读来韵味古朴浑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正确只是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