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ian 2023-08-16 阅读:18 评论:0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古代哲学研究会常务委员、李商隐研究会部长刘学锴先生为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悼念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北一直延展、不见尽头的古道,客舍周围、驿道两侧的树枝。这一...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古代哲学研究会常务委员、李商隐研究会部长刘学锴先生为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悼念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北一直延展、不见尽头的古道,客舍周围、驿道两侧的树枝。这一切,都如同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秀丽,抒情氛围浓厚。“朝雨”在此处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街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炎热,道路变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含义,在此处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吟咏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一般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展现出黯然销魂的格调。而现在,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雾霭,一场朝雨,才再次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葱郁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彩淡雅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别离,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别离。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活泼而富有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语句,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些体验。

绝句在篇幅上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能否依依不舍,登程后怎样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会已经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同学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终于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已经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离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抵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其实脱口而出的喝酒辞就是此时强烈、深挚的离别之情的集中体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刻理解这临行劝酒中暗含的动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边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国内出向中亚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吐蕃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倍感向往的壮举。但后来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国内大不相似。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奔波,备尝独行穷荒的坎坷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饱含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满溢的情感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难舍的情义,而且包括着对远行者境遇、心情的温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别人“更尽一杯酒”,不仅仅让同学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别人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这些,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缄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摆脱这些沉默的方法,也是抒发此刻丰富复杂情感的方法。诗人没有写出的比终于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说也是一刹那的情境,却是隐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离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宜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