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锋,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丧失了青春、自由和快乐的女孩,在悲伤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场景。这是从那位女孩的悲剧的人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晚,诗中人遐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怀忧愤该是抒发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说出她的怨情于如果。可是,作者似乎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终一句提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终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像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体现的主题,其实却在戏剧效果上更变得有力,更深刻地体现了主题。这是由于:前三句虽是叙事,却只是为抒情而叙事,它们是为最终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抒情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其二
第二首诗描写在夜深霜重的悲凉环境中,宫中女孩孤独寂寞的凄惨情景。她彻夜难眠,想起进宫以来的日子实在不堪回首。她期待得到君王的垂青,在银灯下守到夜深,最后还是无奈而终。这首诗感情表达较为直接,心理刻画较为生动,充分地体现了宫中失宠女子的伤怀之情。
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玉兰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体现唐代宫廷女性的生活。
夜深霜重,木石敲击秋砧的声响响彻寒夜。在这种一个孤独的夜晚,深宫中那些失宠的女孩依然想念着君主是否添了衣裳,昏暗的银灯下,独自裁剪缝补,明清楚君主不会眷顾,却还是在心里深处怀着深刻的期待。
这首诗以心理上的真切描写见长,抒情直接,寥寥数语将一个深宫冷宫的丈夫渴望君主宠幸,挂念君主寒暖又间杂着对君主弃自己于不顾,对自己的一厢深情视而不见的厌弃和悲伤。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深宫失宠女子难于言表的幽怨之情。
其三
第三首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经常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默。徘徊,写心境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怜。说“且将”则更见出哀伤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似,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绝妙的形容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隆冬,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穿过,所以他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面容,倒似乎不及双腿乌黑的老鸦了。她埋怨的是,自己不但不就像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通常状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提高了表达效果。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情愿,就不会这么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隐晦含蓄的形式抒发了原来是十分细腻的怨愤。凡此种种,都因而这首诗作为宫怨诗的佳作。
其四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哀怨,表现他们心里的真切痛苦,在王昌龄笔下,却极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第四首诗则具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细腻描绘心理的特征。
第一句就单刀直入,抒写失宠宫嫔的心里活动。“真成薄命”,是说想不到竟真是个命运不幸的失宠者。这个开头,显得有些沉闷,让人觉得其中有众多省略。看来她不久前抑或得宠者。但宫嫔得宠与否,往往取决于君主一时好恶,或纯出偶然的机缘。因此这种完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宫嫔就非常相信命运。得宠,归之幸运;失宠,归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宠之时,也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失宠的噩运会时常降临在自己身上。“真成薄命”这四个字,恰似这位失宠宫嫔内心深处一声沉重的哀叹,把她这种时时怀疑厄运降临,而当厄运终于落到身上时既无法置信,又不得不悲伤地承认的复杂心理和盘托出了。这样的心理塑造,是很富包蕴的。
失宠的命运降临之后,她遭遇久久的寻思。因“思”而入“梦”,梦中又在回顾过去的欢乐,表现出对命运的期许,对君主的幻想,而在自己心里再次编织得宠的幻影。但幻梦虽然代替不了现实,一觉睡醒,眼前面对的仍是孤独的长信宫殿,梧桐秋叶,珠帘夜霜,听到的仍是绵长凄凉的铜壶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担心自己这些侥幸的期望原只是是能够推动的幻梦。以上两句,把女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理描绘得细腻入微而又层次分明。
就在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受到痛楚折磨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现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画面了。这场景对她来说是那种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时在复道受君王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显得那样遥远,承宠的画面虽在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括了失宠者在孤独落寞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可回复的沉静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切哀伤。
其五
这是一首表达宫怨的诗词。昭阳殿是唐朝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居所,后来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势嫔妃班婕妤住的正殿,后来泛指失宠嫔妃。
后两句运用对比描写出失宠于得宠截然不同的差别,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太后的内廷清冷,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清,使得人物也变得非常幽怨。
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宫女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惬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
王昌龄从女性视角出发,运用对比,生动形象塑造了失宠嫔妃与得宠嫔妃的天壤之别,是宫怨诗中难得的题材。对这些嫔妃寄予深深的安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