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大臣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非常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而,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较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抒发了王维想辞官归隐的观念。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显的是捕捉自然景致,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摹中,从而超过了避俗从雅的戏剧效果。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缩影,“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喻示。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这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展现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些闲静的氛围。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竟然可以看到鸟儿的啼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他们某些象征含义。“省中啼鸟”,看上去是描写了风景,其实,是讽刺郭给事政绩斐然,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后的廷臣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下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觉得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怎样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终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措词中说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尽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退隐吧!这是全诗的题旨,集中地体现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这些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敬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觉得别开生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