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ian 2023-08-16 阅读:17 评论:0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描绘出长江雄浑瑰丽的秋景,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吴国,而南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此处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描绘出长江雄浑瑰丽的秋景,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吴国,而南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此处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四川的衡阳、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北。“九派”,指黄河的九条河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漫步江上,纵目远望,只见山峦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至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黄河九派云集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长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场景渲染了氛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时常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衬托出江势的浩淼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国画和风格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蕴藉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客观。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充满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明暗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蕴藉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跌宕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海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坦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对岸,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出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中间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本来是暗流涌动,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刻意用这些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澎湃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作家笔下之景活出来了,诗也逐渐飘逸出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恬然自得的态度也从中体现了下来,江水磅礴的气也体现了下来。诗人描绘的景色是远眺所见,舟中人造成了一种危机的错觉,这种错觉也刚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正确。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领,镇守南京。当地习氏的庭院,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上面的风景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自信的心情。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向往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观众展示了一幅颜色艳丽、格调优雅、意境幽美的泼墨花鸟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表现这一传统。同时,也

表达了作家追求幸福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观念感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