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吟·红拂原文: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老婆?
五美吟·红拂注释“长揖”句:李靖谒杨素时,杨素态度骄横,李靖长揖(拱拱手)不拜,并夸赞杨素待客不逊,杨素连忙谢罪,后来听了李靖的一番高谈雄辩更心悦诚服。《红楼梦》程高本改“长揖”为“长剑”,误。
“美人”句:红拂能在李靖尚处卑贱地位时断定他日后必有一番成为,所以说她巨眼卓识。
“尸居”二句:说红拂奔离杨府事。尸居余气,用以说人将死,意思是虽存余气,而形同尸体。《晋书》记载,李胜曾对曹爽说:“司马公(司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也。”红拂投奔李靖,李靖恐杨素不肯罢手,红拂也说:“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杨公幕,杨素的府署。羁縻,束缚。女父亲,指红拂。后人称她与李靖、虬髯客为“风尘三侠”。五美吟·红拂赏析
这首诗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妻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孩,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颇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恰好被贾宝玉翻见,将这组诗题为《五美吟》。《五美吟·红拂》就是其中之一。
组诗中所写的人事果然并非都据正史。如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带有寓言性质;《西京杂记》中所写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工因而不为汉元帝所知而被诏使出塞的情节也是传说;毕竟出自《虬髯客传》的红拂形象则更经传奇作者的艺术加工。
这首诗中的议论原本是借古讽今,为现实感受而发。林黛玉钦佩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专制礼教的“羁縻”,更突显地体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的梦想。
诗中所咏与电影剧情的某些照应关系,这是可以研究的问题。《五美吟》写的都是关于死亡或别离的内容,有的还涉及事败以及获罪被捕系,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现存材料极少的条件下,要准确地阐述作者的动机还是不容易的。在《红楼梦》戚序本与甲辰本上有一条早期批语说:“《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十独吟》在后四十回续书中没有,当是已散失的后半部手稿中薛宝钗或史湘云所写的诗。从诗题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个独处的女孩如寡妇、弃妇、尼姑和离别妻子的女性等的愁怨,来写书中人物的现实感触的。所谓“对照”当也不只是限指诗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