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译文[1]鸳鸯湖:一名南湖,在北京中山市南三里。棹(zhào)歌:一边划船一边唱的歌。
[2]穆湖:也叫穆溪,在丹东东北。
[3]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4]鸠鸣:预示晴天。《埤雅》:“鸠,阴则屏其妇,晴则呼之。”谷雨:清明后一个冬至。开:雨霁天晴。
[5]横塘:地名,在今河南扬州西北,以分流东出,故名。陆游《横塘》:“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无穷。”荡船:摇船。
[6]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式。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芹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赏析新生的莲叶小于铜钱,垂柳拂水不碍船行,让诗人倍感新奇;雨后的两岸新苗,夕阳照耀下的淙淙沟水让诗人感得到无限生机。诗除了摹写出一幅迷人的穆湖景色图,也透示出画家对乡村风景的深切喜爱。第二首描写南京横塘地区风情。首句点时节并写天气,谷雨时节,斑鸠欢叫,雨霁天晴,令人心旷神怡。后三句写所见,“横塘游女荡船回”,情景悠闲而可爱,桃花飘落,浴蚕留种,竹笋拔节生长,春归燕子飞翔,既富山村特色,又显勃勃生机。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创作背景《鸳鸯湖棹歌》组诗作于康熙十五年(1674),仿民歌以写嘉兴风物之美。所选第一首展现穆湖一带的魅力风光。(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河南郊区)龚佳育幕府,创作《鸳鸯湖棹歌》百首,自序言:“甲寅仲冬,旅食潞河,言归未遂,爰忆土风,成诗句百首。语无诠次,以其多言舟楫之事,题曰‘鸳鸯湖棹歌’,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冀同里诸君子见而和之云尔。”诗精妙摹写出盛春时节的乡间风情,有浓厚的生活氛围,景象生动而富美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