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部乐柳永在哪写的,柳永写的诗或诗集

ian 2023-08-12 阅读:36 评论:0
柳永写的诗或诗歌一、柳永部分诗集【正宫】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

柳永写的诗或诗歌

一、柳永部分诗集【正宫】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光阴与。玉女摇仙佩(佳人)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时光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时双美。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母亲、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雪梅香景凄凉,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初,顿乖雨迹云踪。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缪”换成竖心旁)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尾犯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时,翦香云为约。

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

肯把金玉珍珠博。(案此首别又作吴文英《梦窗词集》)早梅芳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光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汉元侯,自从都尉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应是皇帝,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其二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

年少傅粉,依前寂寂何处。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

其三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甘草子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其一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

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飘散露华清风紧。

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整顿。聚两眉离恨。

【中吕宫】送征衣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吾皇。

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

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2柳永诗集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

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宛鸟〕行。

望上国,山呼鳌〔扌卞〕,遥〔艹热〕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2柳永诗词集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其二秀香住桃花径。

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

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

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客房饮散帘帷静。

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景。

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清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柳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仙吕宫】倾杯乐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

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

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

盈万井、山呼鳌〔扌卞〕。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笛家弄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庐,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与‘待这回,好好怜依更不轻离拆’俩是诗

安公子柳永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

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征部乐柳永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闷朝夕。

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

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或许我,虫虫心下,把人对待,长以初相识。况渐逢春色。

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柳永作品(名字)

定风波(自春来)定风波戚氏凤仙带歹带人娇思归乐应天长集贤宾抛球乐归云驻马听隔帘听其二诉哀情近留客住定风波锦堂春宣清醉蓬莱二郎神内家娇阳台路双声子破阵乐倾杯古倾杯其三浪淘沙令夏云峰浪淘沙鹊桥仙卜算子其二永遇乐秋蕊香引法曲第二荔枝香其二凤栖梧西平乐法曲献仙音婆罗门令巫山一段云采莲令归朝欢其二御街行(圣寿)岁暮月迷仙引佳人醉征部乐慢卷袖尉迟杯定风波雨霖铃惜春郎金蕉叶传花枝玉楼春两同心女冠子柳初新其二看花回受恩深鹤冲天其二满朝欢曲玉管迎中秋倾杯乐笛家弄倾杯乐西江月柳腰轻其二昼夜乐其二甘草子梦还京其二其三早梅芳尾犯送征衣雪梅香黄莺儿望海潮蝶恋花竹马子迷神引八声甘州玉蝴蝶夜半乐戚氏少年游定风波浪淘沙采莲令雨霖铃曲玉管。

柳永的生平和成就?

一、生平简介:1、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士族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西(今河南),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1]父亲柳宜,出仕南朝,为监察谏议;北齐战败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兖州刺史、濮州襄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或987年,任城;史无明确记载)。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调任。淳化三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

至道五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乡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

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景色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2、流寓江淮咸平三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乡试考试,由钱塘入南京,因贪恋湖山美好、都市喧嚣,遂逗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甜蜜生活之中。咸平三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

此词一出,即广为吟咏,柳永亦因而名噪一时。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上海,沿运河到北京,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3、科举之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平城(今洛阳)。

时南朝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中秋,郊外露营;清明,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柳永凌云辞赋,将京城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斥责,柳永初试落第。

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以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这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期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乡试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愤懑兼失恋的苦恼情绪。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致仕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4、浪迹天涯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暂离京师,与恋人思念,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因漂泊日久,身心疲累,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离乱,离多欢少”。天圣三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然,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东京,前往西北。

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至成都,时田况知益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黄河向东,过长沙、抵南昌。

5、释褐为官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即位,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南昌前往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举人榜,授饶州刺史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二月,柳永由汴梁至岳州,途经南京,时范仲淹知扬州,柳永遂造访拜谒,并作词进献。九月,睦州刺史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清廷重用,因“未有善状”受阻。

景祐元年(1037年),柳永调任江宁巡抚,抚民清净,深得民众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河南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辛劳作予以深切描述。

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6、转官辞世庆历五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

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忧国”之叹。秋,柳永进献新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语,不合圣意,改官投诉无果而终。

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庆历三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扬州,作词赠南京兵部滕宗谅。

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县丞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三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二、评价: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当时诗人影响甚大。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诗人,。

柳永的人物生平

柳永出身士族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西(今河南),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父亲柳宜,出仕南朝,为监察谏议;北齐战败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兖州刺史、濮州襄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或987年,任城;史无明确记载)。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调任。淳化三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

至道五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乡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

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景色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咸平三年(1002年),柳永计划进京参加乡试考试,由钱塘入南京,因贪恋湖山美好、都市喧嚣,遂逗留杭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甜蜜生活之中。咸平三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

此词一出,即广为吟咏,柳永亦因而名噪一时。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上海,沿运河到北京,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平城(今洛阳)。

时南朝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中秋,郊外露营;清明,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柳永凌云辞赋,将京城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斥责,柳永初试落第。

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以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这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期望。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参加乡试考试,再度落第。同时,与相好歌女虫娘关系出现裂痕,柳永作词《征部乐·雅欢幽会》,抒发愤懑兼失恋的苦恼情绪。

天禧二年(1018年),长兄柳三复致仕及第,柳永第三次落榜。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暂离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因漂泊日久,身心疲累,柳永作《轮台子·一枕清宵好梦》,追忆“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感叹“芳年离乱,离多欢少”。天圣三年(1029年),柳永返回京师,汴京繁华依然,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触目伤怀,柳永又离开东京,前往西北。

明道年间(1032—1033年),柳永漫游渭南,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久,至成都,时田况知益州,锦里风流、蚕市繁华,柳永作词以赠。出成都后,柳永又沿黄河向东,过长沙、抵南昌。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即位,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南昌前往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举人榜,授饶州刺史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二月,柳永由汴梁至岳州,途经南京,时范仲淹知扬州,柳永遂造访拜谒,并作词进献。九月,睦州刺史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清廷重用,因“未有善状”受阻。

景祐元年(1037年),柳永调任江宁巡抚,抚民清净,深得民众爱戴。宝元二年(1039年),柳永任河南定海晓峰盐监,作《煮海歌》,对盐工的艰辛劳作予以深切描述。

柳永为政有声,被称为“名宦”。庆历五年(1043年),调任泗州判官。

时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按宋制理应磨勘改官,竟未成行,柳永“久困选调”,遂有“游宦成忧国”之叹。秋,柳永进献新词《醉蓬莱·渐亭皋叶下》,因有“太液波翻”等语,不合圣意,改官投诉无果而终。

八月,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颁行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雪投诉,改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庆历三年(1046年),转官著作郎。次年,柳永再度游扬州,作词赠南京兵部滕宗谅。

皇祐元年(1049年),转官太常博士。次年,改任县丞员外郎,遂以此致仕,定居润州。

皇祐三年(1053年),柳永与世长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