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名称】《绝句》(迟日江山丽)【年代】唐朝【作者】杜甫[1]编辑本段作品原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评注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③鸳鸯:一种漂亮的鸟类,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1]作品注释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1]编辑本段作品欣赏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质疑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难道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矣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看法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秋景,画面优美,格调轻快,很能引发观众的喜春之情。“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秋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征,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和煦,送来百花的馨香,带来春草的芬芳。
河滩上,溪沿岸,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厚实,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显春天的特点。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描绘的大画面,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觉得;后二句则是绘画细描的特定场景,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摹,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季节的盎然生机,鸳鸯的恬适则透出优雅的暖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暖阳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力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抑或他感得到的细腻春意。
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如画、清风徐徐、花草清香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听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由于对季节的暖阳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才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感受又加深了对飞燕的飘逸、鸳鸯娇慵的触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心灵都沉迷于性感和谐和春意之中。
[2]。
绝句二首中体现出秋天温暖祥和画面的词语是哪个
应该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第一句(迟日江山丽)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夏季灿烂阳光的映照下,浣花溪一带明亮多彩的春景,用笔简单而颜色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显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初夏阳光照耀,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如画美景。这虽是粗笔描绘,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春风花草香)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冬风,初放的群芳,如茵的碧草,浓郁的芬芳来呈现温暖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展现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借助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体验,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秋天景物描绘。百度百科-绝句二首
补充: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侍郎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宋之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抨击当时社会冲突,对贫苦人民寄予深切痛恨,内容真切。许多优秀新作,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戏剧上,善于利用各类诗歌方式,尤长于律诗;色调多样,而以深沉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百度百科-杜甫
(!!!)
杜甫《绝句二首》诗句和诗意
绝句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的景色,山川灵秀,春风吹来阵阵的花草香泥土融化燕子正忙着啄泥搭窝,鸳鸯正在沙洲上小憩,这是一幅恬静美丽的春景图,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暂时愉快闲适之情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二首(其一)(江碧鸟逾白)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思乡异乡的感叹。“江碧鸟逾白,山五彩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画框里的景色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美丽。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野鸭,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美景!满山苍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来,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流逝,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玩乐的兴致,却似乎激起了漂泊的伤感。
此诗的戏剧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伤感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去,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体验的不同来突显诗人乡思之浑厚,别具古意。表达了诗人置身在外的游子的乡思之情。
(4分)绝句二首(其二)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小题1:色彩明丽,充满朝气,柔美和谐(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满2分为止)
小题2:表达了诗人面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欣喜之情。(1分)也体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以后,暂时移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小题1:
试题分析: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把握必定的鉴赏知识、专业名词,如表达方法: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然后才会具体把握鉴赏。从本诗展现的景色“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可以看出,本诗展现的深秋景物的特征有颜色明丽,充满朝气,柔美和谐。考生只须答对意思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观念内容或作者的感情态度的素养。做这些题目,考生要把握重点诗句,找出关键字词,领会其中含义,然后推导出作者要说明的心态和观念感情。本题从本诗展现的景色“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以及展现景物的词句“丽”“香”“飞”“睡”等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了作家面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欣喜之情。也体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以后,暂时移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