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绝句后两句表达了作家:诗人浓而美丽的生活情调和对自然万物、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温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安静、安适的觉得。“鸣”字体现了小鸟的悠然自得。“上”字体现出白鹭的怡然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秋天的灿烂景色,也传达出画家欢快自在的心境。诗句有声有色,意境幽美,对仗工整。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俯瞰,此景宛如是嵌在墙壁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愉悦。“西岭”,即北京西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河南安徽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黄河下游的江南地区。“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宽广!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境界开阔,情志高远。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拓展了广度,使得全诗的题旨一下子卓尔不群,既有杜诗一贯的沉静内敛,又舒畅开阔,实为古今名句。
杜浦(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鸟类,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赏析】
这首短小的短诗极其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风景,美丽画卷。前两句对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写,短短的十个字囊括了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调动了观众的多种触觉去感悟、感受、联想春天的美丽。后两句则集中笔墨写燕子和鸳鸯。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衔泥筑巢,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觉得。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两字,使得这一幅明丽纷繁的画风充满了动感,也因而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富有了英语化颜色,读出来令人觉得十分亲切,而诗人在寒冬所感得到的深切的幸福也跃然纸上。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这首诗中后两句写动景的词句是
杜甫(迟日江山丽)赏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赏析】清代的论诗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佳作.这一首写给成都草堂的律诗绝句,就是极富情韵画意的作品.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夏季灿烂阳光的映照下,浣花溪一带明亮多彩的春景,用笔简单而颜色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冬季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初夏阳光照耀,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如画美景.这虽是粗笔描绘,笔底却是春色骀荡.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冬风,初放的群芳,如茵的碧草,浓郁的芬芳来呈现温暖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展现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体验,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秋天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用,也是最具备特质性的动态景物来描绘.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非常富有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非常严谨,“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照耀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舞,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第四句是描绘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季节的温情,在河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发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明媚的暖阳中,是这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绘画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勒阔远明丽的景色相配合,使整个场景和谐统一,构成一幅颜色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冬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观念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忙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冬季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流露.这首律诗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优雅.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绘景色秀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后两句
出自唐朝画家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特别温暖的自然风景。那么接下去杜甫又说过“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括了岷山千万年累计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旁边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产生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开启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表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处于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之后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常常了。那么如此一首,它原本是十分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唐代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之后绝句就产生了相当圆熟的一种戏剧,我们这些著名的诗都用诗词。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甚至四句都不押韵,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押韵,或者是中间两句不对仗里面两句对仗,那么这次他这首诗四句都押韵,可以说是一首特别工整的、写得十分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之后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