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杜甫蜀相
1,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符合七律格式.
2,诸葛亮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人人们的敬仰和推崇。
3,丞相的祠堂要到那里寻求?在锦官城外柏树枝叶的地方。映着山坡的碧草自成一片绿意,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缔造与提携老臣竭尽忠诚。出师还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人的英雄泪满衣襟。
4,这两句诗展现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带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嬗变和朝代的更迭这一层含义。写出了庙外风景的荒废,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
杜甫蜀相
10、蜀相杜甫丞相官署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注:①蜀相:指三国时曹魏权臣诸葛亮。
②锦官城:古代南京的别称。③柏森森: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③黄鹂:黄莺。④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
⑤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⑥开济: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⑦出师未捷:诸葛亮曾五次攻打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汉中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体验,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写出跟意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个字。
这一句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秋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这么,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这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跟意境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个字是“自”“空”。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悲伤、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
(2)本诗的题旨是咏叹什么?主旨是赞美敬佩诸葛亮的胆略和功业,同时感慨他的壮志未酬。以古人自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