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春漏促 韦庄

ian 2023-08-14 阅读:29 评论:0
谒金门·春漏促原文: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媚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春漏促翻译及译文 翻译 春夜里,一声声更漏十分刺耳,灯烛将灭,又一次次挑起残烛。整个夜晚帘外春风摇撼...

谒金门·春漏促原文: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媚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谒金门·春漏促翻译及译文

翻译

春夜里,一声声更漏十分刺耳,灯烛将灭,又一次次挑起残烛。整个夜晚帘外春风摇撼着屋外竹林,搅扰得人梦魂不定,断了又续。

闺房之中,有个妖娆如玉的伊人,夜天空守绣屏,孤枕独眠。闲极无趣之时,她抱起琵琶弹起旧曲,她的眉黛像翠绿的远山一般。

注释

⑴谒(yè)金门:唐教坊曲名,用为词调首见于此。此调又名《出塞》、《空相忆》、《花自落》、《垂杨碧》、《春早湖山》等。

⑵春漏促:春夜滴漏声清脆。漏促,计时的滴漏急促。

⑶金烬(jìn):灯烛燃后的余灰,金花烛的余烬。金,此指金花烛,即雕镂金花的蜡烛。烬,燃烧之余物。

⑷娇娆:形容美丽迷人。这里指代小姐。一作“娇饶”。

⑸寻旧曲:寻求往日与情人共赏的前奏。

⑹“远山”句:指眉黛如远山翠绿。《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

谒金门·春漏促赏析

这首词描写女孩香闺寂寞之情。

这首词上片写女子春宵不眠,是通过她的体会表达的。因为夜深,又不能入眠,所以觉得非常静谧;由于静也就觉得漏壶的滴声非常响。特别是“促”字,份量非常重,它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表达女主人公的焦躁和焦虑。“金烬”句,从女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长夜不眠。灯暗了又挑,挑了又暗,直到烛残火烬。她的行动是乏味的,情绪是混乱的。“一夜”二句情景合写。诗人将妻子的孤寂难眠之状,织入断断续续的竹声之中,把帘前风响与魂牵梦绕交融在一起,韵致无穷。

下片点出女孩的状况和表情。“有个”二句是上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娇娆”是借代,以见妻子的美好。然而这种艳美的人儿,都是“夜夜绣屏孤宿”。一个“孤”字,不单是“孤独”,而是上片女子复杂情绪的凝结。这两句从女主人公外表的“美”与她处境的“孤”的矛盾中,显示了她心里的怨情。“闲抱”句是上片“金烬暗挑”行动的持续,是上句“孤宿”的进一步塑造,突现了她的凄凉。以往可能是高高兴兴地弹奏,而这时也是无聊地抱起了旧日的琵琶。“寻旧曲”也是对过去快乐时刻的回想,并想借回忆来唤起眼下的孤寂与悲伤,但想起也解脱不了窘境,而只好更增加孤苦。“远山眉黛绿”一句结尾,以貌写情,女主人公的悲戚怨态跃然纸上。

这首词先借物写情,再由物及人,描写早已深入,情景交融,行神皆备,最终渲染出妻子强烈的孤怨之情。

谒金门·春漏促创作背景该词是作家入蜀(901年)以后创作的。韦庄有一个资质艳丽、文化修养也很大的宠姬被蜀主王建趁机夺去。韦庄与爱姬之间,由于有着艰难岁月的互相爱慕,不同于大概嫖客买春买醉,也不同于通常士大夫的妻妾关系。传说爱姬在深宫中并未屈从王建,而是郁郁死去。因此韦庄的这首词描写的很可能就是那些爱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