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格调,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力,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盛、壮丽景色,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乐曲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作品。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古老,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湖州、吴郡、会稽。
钱塘,即上海。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西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南京之滥觞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房屋的格调。“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海边,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磅礴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盛、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浮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非常秀丽。
重湖,是指苏堤中的西湖将河水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西湖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来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有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梅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点概括起来,具有颠覆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间,湖面上都游弋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开心。“嬉嬉”二字,则将它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摹,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情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激越,仿佛令人看见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后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侍中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
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清廷,夸示于官员,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南京的富庶与美丽。
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南京,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叙事之壮伟、声调之刚劲,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构成的词语,如“三吴就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利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具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产生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宋词鉴赏柳永(急!!!)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1.伫倚:长时间地倚栏站立。2.拟把:打算。
3.疏狂:狂放洒脱,不受约束。4.强乐:勉强寻欢作乐。
5.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分析]此首诗词一作《凤栖梧》,内容写怀人春愁。
上片写伫倚危楼,凭阑无语,无人会得凭阑意,特别是这九个字:“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形象生动、真切。换头写借酒浇愁,强乐无味。
上文一开一合:“拟把”是宕开,“无味”仍合到春愁上。作者采用隐晦的技巧,层层铺垫,直到最终才忽然一转,使感情像冲块堤防的暴雨一样,猛烈倾泻下来,惊心动魂,感人至深。
他对感情的心态这样信念,满怀激情,在北宋的专制社会里,是很大胆的。结尾两句称赞了这些锲而不舍的精神,具有形象的概括性。
最终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流传千古名句。
“衣带渐宽”,形容消瘦,即使“憔悴”委顿,瘦损而死,亦甘愿不悔!这是明知失望而愿意无奈的爱之誓言,其热烈、执着,在唐宋诗人中亦罕见。“伊人”,方始画龙点睛地道破春愁难道,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忠贞爱情,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温情,真是荡气回肠。
王国维借用这句词来形容成大事者或成大学问者所必历之三境界中的第二境,使之流传更广,使其观念意义也受到巨大深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格调,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力,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盛、壮丽景色,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乐曲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作品。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古老,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湖州、吴郡、会稽。钱塘,即南京。
这里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西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南京之滥觞与浮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海边,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磅礴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事。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盛、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浮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非常秀丽。重湖,是指苏堤中的西湖将河水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西湖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峦。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来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这两种花也有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梅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点概括起来,具有颠覆人心的戏剧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间,湖面上都游弋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开心。
“嬉嬉”二字,则将它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摹,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
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激越,仿佛令人看见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
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后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侍中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
“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清廷,夸示于官员,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
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
这首词写的是南京的富庶与美。
找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李清照、柳永、范仲淹”
李清照: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诗歌戏剧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和大哥李奕柯是后来的兵部侍郎郎,母亲王氏也是后来能诗能文的才子(《宋史·李格非传》中提及)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遗存、藏书。后来赵明诚病死,她只身漂流在上海、越州、金华一带,在苦闷寂寞中熬过了暮年。她的《声声慢》就作画在这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创造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具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征,并批评了从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参考资料:
辛弃疾:
范仲淹:
晏殊:
柳永:
晏几道(约1040-约1112):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崇仁(今属河南)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贺铸:
岳飞:
《望海潮》,作者柳永是怎样表现杭州的繁华景象的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古老,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湖州、吴郡、会稽。钱塘,即上海。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西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南京之滥觞与浮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房屋的格调。“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至少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海边,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磅礴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事。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盛、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浮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非常秀丽。重湖,是指苏堤中的西湖将河水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西湖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峦。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来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有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梅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点概括起来,具有颠覆人心的戏剧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间,湖面上都游弋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开心。“嬉嬉”二字,则将它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摹,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情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激越,仿佛令人看见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后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侍中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清廷,夸示于官员,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谁有柳永《玉蝴蝶》赏析(越多越详越好)
这首《玉蝴蝶》是作者为悼念湘中故人所作。
这首词以叙事为主,把抒情和写景、忆旧和怀人、羁旅和思念、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诡谲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十分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孤身倚阑远望时的遐思。这种情结,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导致悲秋的感叹,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词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些诠释。宋玉的悲愁情怀和身世感伤,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中,引起他的共鸣。
他将万千的心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韵味的场景:只见秋风轻轻地倒映着海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冬至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
萧疏衰飒的暮秋,自然使人形成凄清沉寂之感。“轻”、“冷”二字,正说出了清秋季节的这些感受。
“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色,也表达着诗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叹。“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
“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氛围,点缀了风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天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凄冷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叙事作了充分的伏笔。
“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
“烟水茫茫”是朦胧而不可尽见的风景,阔大而厚实,同时也有因惦念故人而造成的漫漫然的情感,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曲折,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追忆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词人回忆起与同学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分离以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
“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想念。“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离别中人重逢而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心态。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
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沉静、诚挚的情感表现得娓娓入情。
看到天际的尘寰,疑是旧友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解,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态写活了。
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词人这里替别人着想,从他人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故国、怅惘不堪的甚或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显出自己的孤寂凄苦,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
“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叙事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眺望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迷回忆与离别之中。“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爱情的律动。同时隐喻上既不雕琢,又不盲目,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柳永的词谁能提供几首
柳永词全集(一)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无据。
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
当上苑柳农时,别馆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光阴与。雪梅香景凄凉,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
可惜当初,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无?l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玉女摇仙佩(佳人)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
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拟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细思算,奇葩艳卉,惟是深红浅白而已。
争如这多情,占得人间,千娇百媚。须信画堂绣阁,皓月清风,忍把时光轻弃。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时双美。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怜我多才多艺。愿母亲、兰人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送征衣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
罄寰宇,荐殊祥。吾皇。
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佑,挺英哲、掩前王。
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
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宛鸟]行。
望上国,山呼鳌?\,遥[艹热]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尾犯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祗恁孤眠却。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记得当年,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
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
早梅芳海霞红,山烟翠。故都景色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都尉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无限幽恨,寄情空[歹带]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其二煦色韶光明媚。
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廉幕闲垂风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
远恨绵绵,淑景迟迟难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处。
深院无人,黄昏乍拆秋千,空锁满庭花雨。其三满搦宫腰纤细。
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梦还京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
悄无寐。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
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
旅馆虚度残岁。想娇媚。
那里独守鸳帏静。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其二秋尽。
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整顿。
聚两眉离恨。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其二秀香住桃花径。
算神仙、才堪并。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
爱把歌喉当筵逞。遏天边,乱云愁凝。
言语似娇荧,一声声堪听。客房饮散帘帷静。
拥香衾、欢心称。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这欢娱、渐入嘉景。
犹自怨邻鸡,道秋宵不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清风、佩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柳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光阴过了。倾杯乐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
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
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
盈万井、山呼鳌[扌卞]。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
笛家弄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
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
望海潮中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景象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烟柳画桥出处:
望海潮/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者]柳永
[全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