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属于豪放派。
词分婉约派和豪放派。其中婉约派主要指是内容偏向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沉稳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柳永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词“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李清照词“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都足以证明这一派的特征。豪放派则是创作视野较为宽广,气象雄浑雄放,喜用诗歌的技巧、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甚多,不拘守音律。
苏轼自然是豪放派的开创者,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语足以洗尽古今的忧伤之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把一生的豪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据唐代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姑娘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把柳永和苏轼的词风明显对照,生动形象地说明含蓄和直率两种不同词风的差别。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