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此词是送别之作。“御带”,又为“带御器械”,是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词的开头即问友人李珙何以辞官,可见这不是通常的聚散迎送,牵动肚肠的也不是大概的离情别绪。“问何事”,语气也变得非常重。可是下文却没有回答。而是写李珙辞官后的逍遥生活。“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写其“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与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极其自在、轻快。“海客无心随白鸥”,似乎友人对这些境况还很满足。作者这里有意引而不发,使人觉得优雅的假象下隐藏着别种意...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23
  •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这首词,仍然是离别、思念之作。寂寞是爱的一种声音,孤独是爱的此外一种声音。而心,则是爱的道路。爱情是盏灯,思念是其中的灯油。当有两天,一个人站在往事的回廊中观望的之后,纵有如火的红豆,也点不亮那断了纹路的情伤。情已断,爱已走,心已碎,手已凉。这样的现实,不知不觉地站在一个女孩的心里。 于自己心里想念的尽头,发现,心被那远去的人牵得很紧,很疼。世界如此大,但幸运的是,那人家的名字,仍然还在心里,牵挂着,等待着,等待他的归期。只是不清楚,是不是能够穿过茫茫的红尘,找到那把可以开启...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18
  •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

    上片状别离滋味,下片抒思念情怀。写得情真意挚,清丽绵密而又自然健朗,笔墨别具一格。“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起拍,追怀往日那次难忘的别离场面。山城雪照,一个寒冷的初冬。山城指北方某地,词人与所爱者分携之处。悲莫悲兮生别离,离筵充满了悲伤的氛围。玉指寒,既点冬令,又兼示离人心上的凄冷寒意。吹梅笛怨,也许是她在小楼上奏起的一曲《梅花落》吧。“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羌管悠悠,离愁满目。这两句自“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化出,而景情切合,缠绵哀感,深得脱...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23
  •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时事物,却体现出作家高超的抒情手法。全诗以简洁的工笔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色,映衬出画家的情绪,抒发了作家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心境,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儿子,拄着轮椅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鸭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起初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相互交谈,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丽的情境...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20
  •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能归。

    好男儿远去从军戍边,他们从小就游历幽燕。个个爱在疆场上冒进,为落败不把生命依恋。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陇山黄云笼罩白云纷飞,不曾立过功勋怎想重回?有个辽东少妇妙龄十五,一向善弹月琴又善舞蹈。她用羌笛吹奏出塞歌曲,吹得三军将士泪挥如雨。 此诗题为“古意”,标明是一首五言诗。开始六句,把一个在边疆从军的男儿描写得神形毕肖,栩栩如生,活跃在观众眼前。第一句“男儿”两字先给观众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20
  •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 在历代众多《从军行》诗作中,卢思道的这首是传播得较为广泛的。据《古今诗话》载:唐玄宗自巴蜀回,夜登勤政楼就抒写了本诗中的“庭前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句,可见在唐代这首诗就很受欣赏。 古乐府《从军行》大多写军旅生活的艰辛和征人思妇两地相思的苦恼,本篇只是那么。 这首诗的前半部是写征战将士奋勇奋战,长戍不归的戎马生活。“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诗篇一开头,便渲染了强烈的内战气氛:北方的烽火接连不断地传来战争的喜讯,军情紧急,...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16
  •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陶诗总的特质是亲切、平易。其述志诸作多如同学相聚,一杯在手,话语便从肺腑间自然溢出。初虽然略不经意,细读却深有文理。这首诗便正是那么。 全诗可分四段。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作者提到自己从小就对功利事务毫无兴趣,只在跳舞读书中消遣时间。虽然生活贫苦,却也怡然自得。此话果真。作者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颜延之的《陶徵士诔》也说他“弱不好弄,长实素心”。然而,又不完全如此。因为作者在《杂诗》之五中说过“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13
  •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天涯芳草迷归路,病叶还禁一夜霜。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岳州府南昌县(今河南益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清代之际三大观念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追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与反清叛乱,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朗读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13
  •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彭山(今属河南)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自号颍滨遗老。卒,谥忠节。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的诗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最能表现苏辙为文纡徐(从容缓慢)条畅(通畅而有条理)、汪洋(气节宽宏)澹泊(不讲求名利)的格调,就同他的为人一样。这篇文章由抒情写景入手,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细致,过渡...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13
  •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潘岳《悼亡诗》是作家纪念亡妻杨氏的诗作,共有三首。杨氏是明朝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儿子。潘岳十二岁时与她求婚,结婚以后,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杨氏卒于西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亡后,潘岳写了一些悼亡诗赋,除《悼亡诗》三首之外,还有《哀永逝文》《悼亡赋》等,表现了诗人与丈夫的深挚情感。在这种悼亡诗赋中,《悼亡诗》三首都成为杰作,而在三首《悼亡诗》中,第一首吟咏千古,尤为有名。这里选析第一首。 这一首《悼亡诗》写作时间大概是杨氏去世一周年,即西元299...

    作者:ian    日期:2023.09.03    分类: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文章
  •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此词是张先的代表作之一。宋范公《过庭录》说:“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坊间,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永叔是文坛巨匠欧阳修的字,张先的词能让欧阳修极口赞誉,足见其词在当年影响之大。 词的起首一句,是经历了长久的离别、体验过多次伤高怀远之苦之后,盘郁萦绕胸中的情感的倾泻。它略去了前此的许多情事,也概括了前此的许多情事。起得突兀有力,感慨深沉。第二句是对“几...
  •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天空,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耀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时常升起,使人觉得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奇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冷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富有绿意的,悠长寂寞的重阳月夜图,烘托出诗人的寂寥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幸福月色的珍视眷恋。 以下两句,...
  •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全文及鉴赏
    《琵琶仙·双桨来时》 宋代: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琵琶仙·双桨来时》翻译 《吴都赋》说:“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绝美古诗词名句赏析,柳永的雨霖铃赏析
    柳永的声声慢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词为书写离情别绪的古今诗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暂离汴京与女友惜别时的温情实感表达得痴缠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境,下片主要写别后场景。全词起伏曲折,声情双绘,是宋...
  •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和周邦彦慢词艺术不同,宋代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魏晋词人柳永和周邦彦都擅长描写分析二人慢词艺术的不同 柳永着意借助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庸俗化的市民生活品味。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觉得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阐述出柳词面向民众大众的特征。他鉴于仕途困顿,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民众大众的生活、心态非常知道,他又常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楼酒楼、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然而,他一改文人词的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