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词是春节望月怀人之作,抒发了对兄长苏辙的无限追忆。诗人运用形象勾勒手法,描绘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气氛,暗喻自己遗世独立的怨愤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河南卫辉)做刺史,春节之夜他一边赏荷一边喝酒,直至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家、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之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时常处在儒释道的畸恋当中的。每每磨难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进...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宋 0 -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经海道北部流入一体奇特宝器,它被铸造得圆圆就像柳编“栲栳”。琉璃曾也流入昆仑岛,就像索要华山产的玉女盆那样珍稀。 深褐色的州地,有位王仲翁奶奶,他能活一百岁,很顽强一下死不了。口大如门,一阵白酒迅快、轻易地下肚了。 注释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小令名,亦称减兰。 奇宝:指大琉璃杯。 栲栳(kǎolǎo):用柳枝编成的盛物用具,又名笆斗,类圆筐。这儿形容琉璃杯圆大如笆斗。 昆仑:西王母所居神山。 玉女盆:仙女梳头之盆。亦以形容大琉璃杯。 绛(jiàng)...
作者:ian 日期:2023.12.05 分类:宋 0 -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行词。郑厚卿要到衡阳履新,作者设宴饯别,斟酒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但是意犹未尽,于是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中有“再赋”二字。 上片开头以制止的口气写道:“莫折荼蘼!”好像有谁要折。并且一折都会立即形成严重的后果似的,起笔惊人。荼蘼是在春末开的花,故珍视夏天的人。常常发出“开到荼蘼花事了”的感慨,作者一开口便劝人“莫折荼蘼”,其目的正是要“留住”最后“一分春意”。试图以“莫折荼蘼”留住“春色”,自然是痴情妄想。但是心愈痴心愈真,也愈具有催泪肺腑的艺...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宋 2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此词为醉归遇雨感怀之作。诗人借雨中洒脱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遭受磨难而不惧怕不沮丧的执拗性格和旷达胸襟。全词即景生情,语言幽默。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心曲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展。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可爱,更降低挑战色调。首两句是整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诗人竹...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宋 2 -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经海道北部流入一体奇特宝器,它被铸造得圆圆就像柳编“栲栳”。琉璃曾也流入昆仑岛,就像索要华山产的玉女盆那样珍稀。 深褐色的州地,有位王仲翁奶奶,他能活一百岁,很顽强一下死不了。口大如门,一阵白酒迅快、轻易地下肚了。 注释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小令名,亦称减兰。 奇宝:指大琉璃杯。 栲栳(kǎolǎo):用柳枝编成的盛物用具,又名笆斗,类圆筐。这儿形容琉璃杯圆大如笆斗。 昆仑:西王母所居神山。 玉女盆:仙女梳头之盆。亦以形容大琉璃杯。 绛(jiàng)...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宋 2 -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殷勤花下同牵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娥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这首小词以健笔写柔情,以豪爽衬端庄,颇得东坡端庄词之妙。 上片写景,景中宴情。昨晚一场风雨,落花无数。晓来天气晴朗,庭园中半是残花。内容极为简单,写来却有层次,且有气魄。从时间来看,重点夜晚,也即“晓来”之际;昨晚景色是从追忆中反映下来的。意境颇类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但李词较凝练,叶词较舒展。一般写落花,都很悲戚浑厚,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秋怨掠过吊床去”,秦观《千秋岁》“春去也...
作者:ian 日期:2023.12.04 分类:宋 2